分享一個小故事⋯⋯
某天我在跟藥師聊天時,藥師跟我說,他之前是在我家附近的診所上班,但做沒多久就辭職了。
我問:為什麼?
他說:裡面的醫生藥開太重了,再待下去怕會「出問題」,所以就趕快溜了。
所以他建議我,別去那裡看病。
其實這問題很常見,但絕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,因為一般民眾從來就不會去質疑「醫生」,把病吃好就好。
我要講得重點是,很多生意好的診所,有時候不是醫生的醫術好,而是他藥開得「重」。相反的,生意差得診所,不是醫生醫術不好,而是他相對有「良心」,開藥時都會「手下留情」。
不過這現象該怪誰?
很多民眾,去診所看病,ㄧ次看不好,就認為他開的藥不好,沒效!所以就不會再光顧了。但殊不知只是藥開得比較「輕」。
再這樣的惡性循環下,大家藥越開越重,不然怕沒生意,都追求吃1天甚至是吃1次就要治癒。因為大家都沒耐心跑2-3次的診所。
坦白說,這真的很難避免,唯一能給大家的建議就是,當你去診所看病時,發現他開的藥特別有效,你可以拿著「藥單」去詢問你信任的藥局,聽聽藥師的意見吧。
但有時看藥單,跟你實際吃得藥也不一定「準」,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...再講下去又一大篇了。
我只能說,衛生局在稽查時,嚴重的大小眼,都是以醫師的利益為考量。明明比較懂藥的是「藥師」,但卻什麼都必須聽「醫師」的,很矛盾。
#如有錯誤歡迎指教
#無任何批評單純工作心得